停车场是城市发展的必要产物,停车问题受到规划者、城市管理者以及公众的广泛关注,车是交通出行的必要环节,“停车设施”不仅是城市基础设施的主要构成部分,也是城市居民进行各种生产活动的必要物质条件,富有设计感又实用的停车设施是大势所趋,增设停车空间和停车设施,不但能有效提升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还能提升对城市土地的利用率,提升城市形象等,小编精选了9个各具特色的停车场建筑案例,和大家一起分享。
01·阿姆斯特丹RAI螺旋停车场
设计:Benthem Crouwel Architects
这座新型多功能停车场位于阿姆斯特丹Zuidas商区A10环道边,建筑高达30米,有八层停车空间,可容纳约1000辆车停放,其二层除停车外,还可用来举办会议和展览。
建筑整体为简洁的长方形,在其西端设计了两个标志性的螺旋塔楼,一个用以将车辆引入停车场上层,另一个作为出口让车辆回到街道。塔楼由预制混凝土构件建造而成,两个巨大的螺旋体相对而立,成为了A10沿线的标志性建筑。
停车场立面由竖向薄板构成,停车场立面的铝制薄板间隔设置,使建筑既通透又保持了一定的私密性;薄板间的空隙让风可以流入建筑,避免了机械通风的使用;而薄板的角度和朝向还可以达到遮雨的效果。
02·赫尔佐格德梅隆的1111林肯路停车场
设计:Herzog&de Meuron
该项目以其停车场的身份展现出城市基础设施的潜力 — 多样化的功能拥抱街道,融入景观,促进周边地区发展,具有无限可能。
它是由前银行大楼变换成为一个混合用途的停车场,除了停车功能以外,一层是零售店和餐厅,上层还有住宅。同时这个完全开发的建筑还有慢跑楼梯和适合观景的大平台,所以访客还能在大楼中进行上上下下的跑步或者四周没有墙壁的地板上进行瑜伽。成为迈阿密海滩至迈阿密市中心之间的一个标志性建筑,获得MCHAP建筑奖。
03·Park+Ride停车楼,比利时
设计:HUB
该停车楼摒弃了所有装饰元素,展示出清晰和经过细致考量的结构和材料使用,总容量约为4000辆,支撑结构既是建筑本身:柱梁、楼板以及精心设计的轴承直接定义了建筑的形象,建筑没有立面,只是节奏和衔接。
紧凑的平面结构。位于中心位置、自然布局的天井提供了尺度感和可识别性。
超安全的流通路线。行人在外墙和天井的一侧行走,而不是在车道上行走。
特殊的建筑元素。包括现场浇筑的混凝土旋转楼梯,起到引导方向和在增强公共特征的作用。
04·第九大道停车楼和创新中心,加拿大
设计:5468796 Architecture+Kasian Arichitecture
设计团队打造出椭圆形螺旋建筑,车辆从地面进入,直接穿过不可建造的地方。从而恢复了大部分损失的土地价值。椭圆体量创造出宽阔的内部庭院,薄楼板允许日光和通风从多个方向渗透到室内——这对转换新用途来说至关重要。
上面六层是约2.6万平方米的停车场,有光照。行人导向的路线,以及各个方向的高架景观。清晰、简单且单向的流线由独特的路标进行指引,这些路标由建筑师打造,是建筑设计的延伸。在下一个生命周期,停车场可以部分或者全部、逐步或者迅速地转换为一种或多种用途的建筑。
车辆入口的净空允许地下隧道进行维护,两侧为行人入口和自行车入口,以及篮球场等活动场所,它们激活了建筑临街界面,并且构成发展中的东村社区的南部边缘。
05·东莞CBD示范性停车楼
设计:GWP建筑事务所
项目基地规划面积484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0575平方米,为访客提供四百多个泊车位、四千多平方米的商业设施,是东莞市城市形象更新。有效舒缓交通压力的第一个试点停车楼,同时将其与城市、环境彼此联系起来为这座快速现代化的都市添些安静与写意。
设计师以延伸的两条城市主干道汇为流水灵动般的丝带缠绕,并利用车流动线作为牵引力形成盘旋上升的建筑体态。建筑表皮选择铝材质满足建筑表皮的流动曲线结构,保持连续弧面的纯净感,不同时间自然的变化呈现出建筑柔美与蜿蜒起伏流动的效果。
06·Doln停车楼,捷克
设计:Fránek Architects
这栋两层建筑完全由钢筋混凝土制成,设有三层停车空间,可停放最多200辆汽车。平面上,建筑师尊重地形,顺应场地坡度,将空间设计为一侧为弧线的三角形。
布局中包含带有一条坡道的停车空间以及两个交通核。北侧立面由带通风功能的路障组成。这些路障随立面的弧度弯曲。东南侧立面使用钢筋混凝土,表面开有图案丰富的通风孔,也为爬藤植物提供了生长空间。
路障被以不同角度焊接在一起,保护停车场附近的民居夜间免受令人目眩的车灯侵扰。分散的开口将阳光滤入室内,增添诗意。
07·琴桥停车场,宁波
设计:席地建筑
常见的停车楼往往以实体或是裸露的机械形态出现,更像是城市中被动的建筑物,甚至给人以消极的刻板印象。
设计团队希望它能够与城市交流,在传统造物的基础上,赋予其建筑的精神属性,纯粹——快速迭代城市中的一抹白光,没有杂质,只有源自地的思虑集合,引人注视与遐想。优雅——连续变化的弧面塑造了“波”的意向,写意的固化了琴桥之音、江水之澜、城市之名。透明——向城市展示内部结构与机械动势,与人互动,赋予其可视的生命。
08·杭州钱投海达停车楼
设计: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项目用地位于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用地呈狭长的三角形,建筑造型摒弃了冗余的建筑语汇,已漂浮的建筑形体,开发而有韵律的建筑表皮,结合流线形的灯光布置与生态绿植的引入,既体现了汽车工业式的美感,具备必需的辨识度;又区别于传统停车楼冰冷、封闭的形象。
停车楼的核心无疑是流线的组织。有别于传统自由式检索车位,本案试图对车位的检索方式加以“规定”。单向双车道驶入,停车区域采用水平楼板+斜板停车的组合,消解了层的概念,预停车辆始终行驶在停车区,使用者不再需要选择路线,根据检索流线遇到的第一个空车位便是最近的车位。单向双车道也保证了停车车辆不会影响后方的行进车辆。
中庭空间的引入可以打破人身处于盒子空间中的封闭感,尤其对于停车楼这种空间较为单调的建筑,中庭作为人们提供建筑方位感的空间中心,同时起到转换空间氛围,提供记忆坐标以及给人带来安定放松感受的可回归场所的作用。
09·首尔道峰山停车楼
设计:JK-AR
道峰山停车楼最初由首尔政府规划,是首尔和议政府这两大都市交界处的新交通系统的一部分。同时,首尔大都会基础设施总部希望在本项目中额外设置一系列包括咖啡厅和休息空间等在内的公共设施。因此,本项目不再仅仅是一个将通勤者与交通联系起来的结构,更是一个将人与人彼此联系起来的场所和城市环境。
在屋顶空间中,外表皮的金属带变成了一个人造的景观,创造出一个公共花园和广场。又倾斜屋顶打造而成的人造地形则在建筑与道峰山景观之间构建出一种视觉联系和体验式对话。
资料:新微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