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运与建筑的碰撞
第19届亚运会即将在杭州召开,为了迎接亚运会的来临,杭州及浙江各地都设计并建造了亚运主题的竞技场馆、体育中心以及运动景观等建筑设施。
01亚运会棒垒球场/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与城市融合的体育社区
▲建筑鸟瞰图
北场作为公园的另一个核心建筑,为亚运会曲棍球比赛场地。
▲棒球副场
杭州亚运会棒垒球体育文化中心作为本届亚运会规模最大的新建场馆,同时也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标准最高、设施最先进的棒球体育中心。
▲主入口
浙江大学建筑院认为体育建筑不应止于体育竟技功能,而更应强调灵活性的公共服务,以适应开放共享的社会趋向。
构建运动社区式的体育文化综合体,使其成为周边环境、区域的的引力内核。
▲棒球主场
▲棒球主场看台
不同于传统的运动馆,设计希望能够打破体育建筑相对封闭的刻板印象,充分考虑城市语境中的多重可能,将棒球场、集训中心与体能训练馆组成体育文化综合体。
▲坡道下的庭院
作为一个对公众开放的体育文化公园,场地整体不设围墙,无论是体育文化商业街或是串联各个场馆的二层平台,市民都可以随时进入,零距离体验。
▲细柱支撑着棚
“传承历史,体现地域文化特色”是本设计对城市文化的重要回应,设计从绍兴水多意境和纺织文化中汲取灵感,展示出契合地域的独特构想。
▲二层公共平台
各场馆通过丝带状的二层公共平台编织在一起,并与城市街道相连接,成为街道网络的一部分。
▲绸锻般的穿孔板立面
▲立面意象
建筑立面从绸带、书卷、瓦顶等传统文化符号中提取曲线元素,以弧形穿孔铝板材料营造水波连绵的江南意象。
穿孔铝板不同比例与形式的穿孔纹样赋予立面特有的技术韵律,延续传统纺织的匠人诗意,唤起民众对地域文化的记忆。
02杭州运河亚运公园/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公园与城市道路的融合
▲亚运公园乌瞰
新建的运河亚运公园位于京杭大运河的最南端,是主城区最大的体育公园,同时也是乒乓球、霏需舞、曲棍球比赛的决赛场地。
▲总平面图
项目充分利用地形地貌的特点,将公园设计与体育功能设计相结合,以南馆、北场南北双星布局方式进行整体布局。
▲乒兵球馆夜景
南馆在规划设计中作为整个公园的重点,像河流中的鹅卵石一样自然地搁置在用地中。前广场采用流畅的自然线条,通过铺装、水景、草坡等元素,将建筑与景观有机融合。
▲“体中体”室内空间
柔和的“体中体”内包式的空间,结构与美学互相交织、完美结合,建筑曲面与景观曲线营造出体育建筑与景观融合的独特美。
▲曲棍球场俯视图
▲曲棍球场夜景
曲棍球场看台顶部是一个轻巧而优雅的大跨度屋盖,曲面的造型与曲棍球下沉式比赛场地有机融合,平面与总图构成融为一体,立面与公园景观和谐统一。
▲公园生态峡谷
为了增强南、北公园的可达性,公园设计下穿生态峡谷的漫步道横跨南、北两个地块。
▲曲棍球球场
在空间上丰富了场地的形态,有效整合了该区域城市慢行体系,公园、场馆、景观之间由此流畅融合。
▲屋顶共享花园
设计还通过漫步型屋顶共享花园,将城市设计、公共空间、内外功能协同综合考虑,形成一个多元共享的体育、休闲公园。
▲生态峡谷夜景
公园整体是一个无围栏限定的城市共享空间,园区内设置多种多样的服务、休憩空间及室外景观、运动空间,这些空间已成为周边群众、来访游客的聚集地。
03富阳银湖体育中心/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体育场馆中的富春山居图式
▲建筑顶视图
▲《富春山居图》片段
场地西、北环山,南侧临水,东侧连接城市,站在场地中央,又被群山怀抱,与黄公望“兴之所至,不觉奥聊布置如许”的富春山居意境一致。
▲建筑与场地周边
于场地,通过设置5个标高的台地来呼应山地的高差变化,充分考虑对山体自然环境的保护,减少山体开挖,内部平衡土方。通过二层平台高效连接三个比赛项目,合理组织人流。
▲幕墙与远山
于山水,射击综合馆平面方正、体量庞大,建筑造型采用多段坡屋面的衔接,顺应周边山体,消解建筑体量,使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
立面设计,采用了参数化的手段、像素化的手法将富春山居图进行现代演绎,完成了一个从抽象到具象,由具象表达抽象的过程。
▲单元百叶构造
于表皮,设计以百叶作为单元模块,通过37000多块单元模块不同角度的旋转。
▲单元格栅
用低调、质朴的转轴方式,“以百叶为笔,以阳光为墨”,再次勾绘出富春江畔的自然之景。
▲百叶营造的立面光影
建筑采用"光法自然”的光影设计手法。
▲百叶光影
随着光线变化而变幻的表皮讲述了一个光的故事,日转影动,生机勃发,百叶的阴影一直在无声地记录这些时光流逝的痕迹。
▲立面与远山
建筑巧妙地利用自然光线,用日月光明,借四季交替,再现富春山水。
本项目秉持绿色低碳的设计策略,建筑采用了可循环利用的钢结构作为主体结构。
▲室外飞碟场地
▲夜景鸟瞰
项目意在自然山水中阐述自然,取法自然、效法自然、表达自然、诠释自然。透过笔法、技法和构造手法,重绘“富春山居”的江南山水意象。
04中国杭州电竞中心/中南建筑设计院
城市中的“星际航船
▲建筑鸟瞰图
建筑是一个复合体育场馆和生态公园功能的公共场所,建筑外围的下沉广场与庭院给地下空间带来阳光与空气,为场馆的户外展示和人们交流休憩提供怡人场所。
▲建筑顶视图
场地周边被回迁居住社区、高架快速路以及城际铁路线三面围合。建筑主体采用下沉的策略,将大部分功能空间置入地下,最大化减小地面的建筑体量。
▲建筑与场地
同时充分考虑地面无车化,将人流、车流通过立体的方式,从地下引入场馆,有效破解了周边复杂交通条件对场地的限制。
▲屋顶铝板
电竟中心建筑表皮被双曲面阳极氧化蜂窝铝板覆盖,在天空的映衬下,立面微微反射周边环境。
▲在室内外穿梭的游步道
随着曲面的不同角度转换和人群视点的移动,逐渐削减了建筑的“重量”感。
▲架空平台
原本整体的建筑形体,被穿插于体块之中螺旋上升的空中漫步道切开,在室内外之间游走的漫步道,将人们慢慢从地面牵引到建筑顶端的空中花园。
▲底层庭院
设计从电子竟技项目中“科幻、未来、动感”的第一印象出发,建筑外围大量采用自由曲线设计引入螺旋形绿化带,以象征天体运行的动态之美。
▲入口门厅
场馆内部结构以自然法则建构逻辑,以技术能力探究人类制造美的潜力,]展现出技术理性所能呈现的逻辑之美。
▲观众厅二层
05杭州奥体中心/NBBJ+CCDI悉地国际
江畔之莲
▲建筑外观
杭州奥体中心是一座集奥林匹克运动、娱乐与生活格调为一体的综合性建筑,位于城市的滨江地带。
▲建筑远景
八万人主体育场的设计方案,以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杭州西湖中常见的荷花形态作为概念灵。
▲建筑远景场馆外人行平台
荷花的设计概念被演绎为56个模块化瓣状结构,它们连续组合,将整个主场馆优雅地包裹起来形成了外墙与屋顶。
▲场馆入口
在场馆外部,景观设计的概念则从临近河流三角洲的几何形态中汲取灵感,以流动的景观形态作为组织场地、定义流线和汇集活动的主要形式。
▲运动跑道
项目初始便建立了两大项目原则,用于驱动项目的设计工作:项目主设施将通过强有力的、独特的形体语言,从主题层面与杭州市的风景形态联系起来。
▲场馆内景
形式上的处理方式应当体现有效的施工方法与优质资源的使用。
▲场馆内景
▲建筑与周边环境
市政府希望本项目能成为全面综合的,集奥体运动、娱乐与生活格调于一体的城市滨江设施。项目不仅考虑到了精英体育和社区活动,还将社区与娱乐枢纽作为一个关键的发展目标。
06金华亚运村/gad
传统庭院的现代表达与艺术转译
▲建筑群鸟瞰
金华作为杭州亚运会的分会场,亚运村的设计与呈现将成为金华文化展示的重要窗口之一。
▲媒体区院落空间
▲媒体区入口透视
金华亚运村作为qad综合赛事配套项目的又一次展现,主要由媒体区、官员区、运动员区二大功能区组成,赛时为运动员、技术官员及媒体人员提供710个床位及预留区。
▲入口水景
项目位于赤山公园界内,婺江穿流而过,远处群山环绕。在这山水交融处,自然与人文的交汇远古与未来交融。
因此项目的精髓为如何书写东方文化的要义,同时用当代的设计手法描墓现代城市的精神气质。
▲官员区庭院
项目取法江南造园精髓,凝练东方建筑气韵,规划将媒体区、官员区、运动员公寓区三区绕水分立,呈现出传统的园林化空间格局。
▲从连廊望向庭院
三组建筑分别由三组院子统筹,院子大小不一形制各异,又分别定义了各组建筑不同的形制:媒体区中正礼序,运动员区规制工整,官员区自由写意。
▲低调内敛的建筑形态
建筑造型低调内敛,色泽温润质感古朴。以角匐的姿态介入赤山公园丘陵地貌,在自然的掩映下融入大的山水格局中。
▲镂空花墙
营造方面,选用常规材料、低调工艺,对屋面、墙面、吊顶等的材料、质感、色泽等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确保有限的造价和工期下达到最佳效果。
▲运动员宿舍
金华亚运村充分考虑空间的灵活可变,为赛后功能转换预留充分条件。
▲运动员公寓
赛前一次性建设到位,赛后进行简单的室内功能转换,即可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充分开放给市民与赤山公园打通整合为集休闲、运动、会务、接待的城市公共综合体。
文章来自新微设计